根據營建署統計,台中市西區整體屋齡超過30年戶數約2.4萬戶,平均屋齡約30年。代銷業者分析,西區老屋佔整體房屋稅籍住宅量約1/2,意味著當地具備一定的換屋需求,然而,近年來西區插旗的建商多數瞄準高資產客群,促使有自住需求的區域客外溢至房價基期低的房市蛋白區。
為促進被已建築完成基地包圍的小型危老建築基地重建,內政部今(22)日部務會報通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修正草案,增訂重建計畫範圍內,建築基地未達200平方公尺,且鄰接屋齡均未達30年的合法建築物基地者,給予基準容積2%的容積獎勵,以提供誘因,加速危老建築物重建,改善民眾居住安全。
隨著新興重劃區土地成本高漲,台中建商轉向舊市區整合危老建築與土地,帶動台中危老案的核准件數攀升至六都第三,且整體核准案件更是比去年增加四倍,專家表示,建商以「時間成本換取金錢成本」,進而讓台中危老建築核准出現新突破!
危老議題持續發燒,儘管「時程獎勵」對建商申請意願頗具誘因,最高10%獎勵截止前更湧進比去年一整年還多的申請案件,但看在台中業者與官員眼裡,即便危老替都更開了條「快速通關」管道,對於台中市近40萬的危老建築仍是緩不濟急,除非政策釋出更多更大的誘因與配套,台中都市更新才有活路。
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於2017年5月10日公布施行,依條例規定3年內10%時程容積獎勵11日屆滿。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統計,近兩週內申請危老重建案件數量即高達81件,比去年一整年的申請案件數量多出6件,顯見時程獎勵對一般民眾申請危老重建具有相當大誘因,也凸顯民眾日益重視居住環境的安全與品質。
根據實價揭露最新資料顯示,台北市今年第一筆實價租金4千元案例出現在地標101大樓,39樓租金每坪4148元,業者指出,雖然3月疫情開始逐步發酵,但仍有高價的辦公室租賃個案成交,加上北市頂辦供需不平衡,區域內的辦公室租賃市場長期仍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