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開幕的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TORE松山站前店,大片落地窗映照著綠樹及城市光影,充滿令人嚮往的東京表參道街頭風格,被許多人大讚為「台北最美書店」,但所屬的潤泰集團日前宣布將在7月18日吹熄燈號。不過,業者表示,蔦屋書店松山站前店熄燈後,將以全新型態轉移至CITYLINK松山車站內。
從目前已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上半年各類型的不動產市場動能都相當強勁,光是全台大型商用不動產就已累積高達699億元的成交金額,創下2007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同期新高。如果不是5月中突發的疫情讓買氣嘎然而止,今年不動產市場有可能是這波房市景氣反彈以來,連續第三年創新高。
此波疫情來襲,政府拉高至三級管制因應,重創國內特定的內需產業,統計國內上市櫃主要經營餐館類生意的公司,5月營收平均年減約3成,而在疫情發生之前的調查就顯示,餐飲業經營困境上,人事成本過高與租金支出高分別名列前兩大困境,疫情發酵店家暫停營業加上相關支出壓力,對於中小型的餐館經營更顯困難。
北市店面交易步入熊市,卻有人趁此時砸錢購入,根據最新實價揭露鄰近「六福客棧」位在台北市松江路上的屋齡49年的近200坪1樓店面於今年8月、以2.8億成交,而該店面2年就換了3個租客,專家認為,買方或許看得不是穩定租金報酬,反而是更深遠的意義。
疫情衝擊街邊店面生意,租金行情也呈現衰退泰勢,但仍有個案租金創高價,根據最新實價登錄顯示,位於信義區捷運永春站旁角間店面,今年3月新的實價租金為25萬元,單坪租金也調漲近萬元,租金單價創下永春商圈的新高,房仲業者分析,該店面位於忠孝東路正捷運站旁,地點較佳且能夠吸納人潮的金店面,仍見到有調漲租金的個別現象。
電商崛起,翻轉民眾購物型態,街邊店面首當其衝,但仍有買方看好,捧億元購置大型店面,根據實價登錄,去年9月,竹北豪宅聚落成交2戶億元店面,其成交單價每坪120萬元,為竹北店面最高成交單價,成為竹北億級店面新店王。業者分析,該公司買下豪店後,仍空置狀態,不排除為置產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