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今(1)日陸續公布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總計1.96萬棟,年減6.6%,年增率創下今年新低!房市在8月開始交易動能趨緩,陸續反映在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數據上,專家表示,雖說交易量大幅下滑,由於房價仍未出現明顯修正,央行有推出第八波信用管制措施的可能性,此波房市寒冬尚未走到盡頭。
市調統計,北台灣新建案市場9月來客組數、成交組數、預售屋推案量都呈現下降,指標建案平均來客每周約21.7組,平均成交每周約2.3組,均為今年最差表現,不論是市中心蛋黃區,或是新興重劃區,都是烏雲密布、低壓籠罩。
房貸緊縮首當其衝為成屋,而據最新實價揭露數據顯示,8月預售交易量也出現腰斬,預售揭露件數跌破萬件為8,720件,較6月房市交易熱絡時的1萬6,431件,大幅減少47%。
颱風前夕,不畏風雨的建築園冶獎今(30)日舉辦第30屆頒獎典禮,全台各縣市政府代表及不動產公會理事長出席參與,見證台灣民間規模最大、最受建築同業重視的建築獎項「建築園冶獎」。
台灣近年掀起「存股」風潮,高股息股票、ETF與權值股成為吸金大王,在資金簇湧下,股價走揚升至高峰。不過,「存股」並非毫無風險,即使是老牌公司、或者曾經風光一時的上市企業,都可能因經營不善而虧損下市,「存股」變成「存骨」。房市專家何世昌表示,上市公司股價會隨著公司營運與產業發展狀況而大幅波動,「存股族」需時常追蹤企業營運情況,若投資不慎便有淪為壁紙的風險,建議投資人應重視資產平衡配置,若缺乏足夠精力追蹤股票投資標的,不妨將「存股」改為「存房」會更為穩健。
據內政部資料,上半年全台開工量約5萬2712宅,回到疫情前2019年水準,建商興建速度放緩,為近6年來同期最低,其中,新北市上半年開工量3,575宅,創2009年統計以來同期史上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