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在雙重推動力的引領下,持續走強。半導體產業的快速擴展與政策釋放的資金活水成為市場增長的兩大核心驅動力。戴德梁行最新報告,2024 年第四季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達到 237.7 億元,全年累計接近 1,480 億元,市場活力不減,吸引投資者高度關注。
114 年度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計畫,將於 2025 年元旦正式啟動,申請期將持續至年底,延續多年的政策,再次投入高達 300 億元的經費,緩解租屋族的經濟壓力,讓更多人能穩定居住。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三年內,補貼計畫已協助超過百萬戶租屋家庭,有效減輕生活成本。
國立故宮博物院「行政大樓及圖書館新建工程」已順利竣工,宣告正式啟用,由日勝生(2547)旗下子公司泰誠營造於2022年得標,得標金額約4.9億元,此外,泰誠在新北淡水「淡金安居」社會住宅案也於近日動工,總經費約33.39億元,預計提供620戶、於2029年竣工。
台北市仁愛段國有土地光復南路辦公廳舍改建案在經歷長達 9 次招標波折後,終於吸引台境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投標,且通過第一階段資格審查。光復南路案初始於 110 年招標,幾度因條件吸引力不足而無人應標,經財務評估與條件調整後, 113 年再度公告招標,直至 11 月 27 日,台境企業的參與為整個案情增添新亮點,國產署將召集專家學者和內部委員,共同評估其規劃方案,評選完成後進行簽約。
隨著高雄科技產業進駐及重劃區開發,高雄房市熱度不減,但大量推案帶動預售屋價格高漲,使得中古屋的高性價比愈加突出。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實價登錄數據指出,高雄市今年中古屋與預售屋單坪價差高達六成,小港區、前金區及鼓山區名列前三,每坪價差至少10萬元。對於購屋預算有限的首購及小資族來說,中古屋成為實現購屋夢想的重要選擇。
央行對豪宅政策從未鬆綁,目前豪宅貸款成數已降至3成,不過台北市仍有不少豪宅憑藉蛋黃機能與建商品牌優勢,成交單價仍居天價,統計顯示,今年成交單價最高的就屬多戶名人入住加持的,大安區豪宅「One Park Taipei 元利信義聯勤」,其中五大北市豪宅中,松山區即佔據兩名,並都為預售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