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捷運通車加上環狀線第一階段最快年底完工,在整體房市回溫帶動自用與置產需求買氣下,副都心房市已逐漸從谷底翻身。
第一太平戴維斯今(2018年11月5)日表示,台北市財政局委託辦理「新北市林口區力行段70地號地上權」標售,將以底價5.42億元公開標售,地上權土地面積9373坪,地點位於新北市影視旗艦區旁,未來地租換算每坪每月78元,全案預計在11月7日下午辦理招商說明會,11月28日截標。
台北市政府今(2018年10月29)日與台酒公司簽訂都市計畫協議書,台酒將位於建國北路與八德路口的「台北啤酒工場」共5.2公頃的土地將進行都市更新計畫,包含興建二棟約20層大樓,一棟將作為台酒總部、一棟興建綜合商辦大樓,開發價值高達103億元,由仲量聯行負責招標,預計2023年完成開發。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居住正義論壇第8場次時致詞表示,現階段台灣超過1年沒住人超過60萬戶,空屋成為大問題,尤其是高房租比高房價問題還嚴重,例如東區很多房租太貴關門,但房東寧可空在那也不願意降價,學界認為,如果不從根本解決,從租金上作管制,公宅蓋再多也是無用。
為解決年輕人與弱勢族群居住問題,北市府力推公共住宅,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018年10月29)日出席居住正義論壇公布4年實施成果,任內4年無論預算執行量、發造數目或開工數目都是前郝龍斌市長任內8年的4倍以上,對照起來相同人力執行8倍量的工作,並首創全國租金分級補貼,但興建公宅不只是解決「住」,還要思考對社會有什麼影響。
即便近年房市下修,雙北市房價、物價仍居高不下,使得擁有交通、產業、重大建設與低房價優勢的桃園,成了北客移居首選。持續不斷的人口紅利,不僅為桃園房市提供源源不絕的購買動能,當地建案也受到台北客對於居住品質的高標準影響,近年在建築美學與產品規劃上都有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