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震盪、不安情緒升溫,中信房屋調查,有高達35.2%的民眾選擇不動產避險,成長高達7%,憂避險資金湧進房產,因此有35.4%的民眾盼政府注意高房價問題,希望能「有感降價」。
內政部發布2019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及六都平均房價所得比都些許下降,全國的房價所得比為8.47倍,比上季減少0.32,其中台北市下降幅度最大,去年Q3為13.73倍,較上季下降0.72,但仍要不吃不喝13年才買得起房,且台北市貸款負擔率高達56.28%,幾乎一半收入都拿來繳房貸。
內政部今(10)日發布2019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以及住宅價格指數,全國房價所得比為8.47倍,較上季、去年同季均下降,且已連續4季下降,住宅價格指數除南二都呈現較明顯的上升趨勢外,其餘四都則持續平穩,業者分析,主要是建商端在推案多以低單價、低總價為訴求,使得購買力相對提升。
台北市政府今天公布最新明年度公告地價,全市平均調幅1.34%,其中8區皆上漲,僅北投、文山、內湖及士林4區下跌,預估明年起將增加市庫5.8億,總稅收來到280.5億,土地現值部分則全市都上漲,平均漲幅1.52%,專家分析,地價和公告現值調整狀況,反映目前房市穩定且緩步回升,不過調整幅度都不大,相較房地合一稅的較高稅額,民眾對地價或公告現值漲幅的感受較不強烈。
入住台北市一直不少人的購屋的目標,尤其對年輕人而言,動輒2、3千萬的房屋總價,若手邊沒有個幾百萬自備款,要在台北市買新屋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不過,近日出現有新成屋案為解決年輕人購屋煩惱,以「自備百萬元入住北市蛋黃區」為訴求,吸引不少年輕首購與置產客的眼球。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第2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微漲,6都中僅臺北市較上季下跌,其餘5都價格均上揚,此外,房價負擔比部分,北市已連續3季上揚,專家表示,不少都會區房價都已創下歷史新高;而學者認為,中南部房價已漲不知多少倍,已從「區域性」的負擔不起,蔓延成「全國性」的負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