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實價登錄,盤點2023至2024年全台中古屋房市交易量前5大行政區,發現皆為均價3字頭為房市交易熱區,包括桃園市中壢區、桃園區,與新北市淡水區、台中市西屯區、北屯區,顯見房價相對親民的區域,仍是購屋首選。
銀行對房市態度轉趨保守,不動產放款比率在 2024 年底出現下降趨勢,金融機構對房市風險控管力度加強,恐影響房貸條件與市場流動性。財政部近日回應,這主要是銀行根據市場變化進行風險管理,避免不動產過度槓桿化,但市場擔憂,放款收緊將壓抑購屋需求,甚至影響建商資金周轉,影響房市發展。
新青安貸款違規風波持續延燒,財政部與公股銀行聯手加強查核,半年內已追回超過千戶的利息補貼,違規類型五花八門,包括貸款戶並未實際入住,甚至將房屋出租當「包租公」,嚴重違反政府扶助首購族的政策原意。隨著第三波查核展開,官方態度更加強硬,未來違規者將面臨更高利率、縮短貸款年限等懲罰,想鑽漏洞恐怕越來越難。
房市盛況吸引不少人抱持投機心態進場,更出現為了申辦更好的貸款條件,找人頭「借名登記」。專家指出,千萬不要因為朋友請託或一點人頭報酬,就答應讓別人把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除了要擔心被查緝後,影響個人信用評分與未來權益,還可能被設局詐騙,而揹上巨額貸款,結果得不償失。
財政部擬推動一項新政策,針對年所得低於 62.6 萬元的民眾,在隔年報稅時免繳所得稅,目的在於減輕中低收入族群的經濟負擔,特別是針對租屋族和年輕單身人士的照顧。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這是政府優化稅制的一部分,希望能夠讓更多人受惠。
新青安政策自2023年8月開始實行後,近1年來使房市買氣大增,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調查後發現,有66.2%民眾認為有助於年輕人購屋,57.0%希望成為常態性政策,對6月底提出的精進方案也有8成支持度,特別的是,普遍認為貸款年限延長至40年沒有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