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底的COVID-19,2022年的俄烏戰爭,美國聯準會Fed在7月28日的宣布升息3碼,到現在已經升息9碼,預料9月還會再升。營建工程原料、工資雙漲熱銷建案變賠錢貨;政府不斷出手打炒房的措施等。台灣房市遇亂流,需求卻無潰散,雖利空卻不致「泡沫化」。日前根據房仲業者調查顯示,第3季全國房市看漲比率跌破5成,近期公布的六都移轉數據確實也有明顯下滑的趨勢,再加上中國「爛尾樓」的效應,也讓不少民眾關注台灣房市的後勢發展。
桃園市首件市府自辦捷運聯合開發案機捷A10山鼻站啟動招商,今(8)日舉辦招商說明會,面積約1512坪,總投資金額預估達13.21億元,預計2023年動工,將興建商業空間、辦公空間及公寓式酒店,由於產權為桃園市府所有,吸引不少大型建商到場研究評估。
軌道經濟發酵向南延伸,而高鐵為沿線經過的縣市,帶來更大的土地效益。交通部鐵道局將於8月17日進行「高速鐵路嘉義車站特定區事業發展用地開發經營案」招商線上說明會。期盼能找到適合投資者。
台灣史上最大開發計劃桃園航空城正式啟動,周邊潛力重劃區房市正迎來爆發式的成長。作為航空城計劃內與青埔高鐵特區並列的兩大核心發展區之一,大園客運特區近來因各項基礎建設即將陸續到位,加上房價僅青埔高鐵特區的1/2,成了眾家建商積極獵地卡位的北台灣房市新戰場。
淡水在重大建設的利多之下,發展開始加速,近年更成為新北市人口成長之冠,公共建設與交通路網逐步到位,淡江大橋,淡北道路、輕軌藍海線第二期,都預計在2024年至2026年陸續完工通車,未來淡水將會大豐收;然而受惠於重大建設和軌道經濟話題,房價卻依然是緩步上升,不像其他區域出現飆漲現象,這樣反其道而行的成長,逐漸成為想要購屋的自住客目光集中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