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討論高雄房價要漲到哪?不如看看產業為何選擇高雄,加速城市產業轉型之際,同時帶飛高雄房價,而今高雄各地房價屢屢創新天花板,各仲介店頭的中古二手屋交易量增加,從美術館、左營、楠梓高大特區、鳳山、亞灣等,讓城市出現多樣化重點發展,房價自然隨之攀升。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台,全台掀起AI浪潮,不只相關概念股一路狂飆,不動產業者也趁勢推出「AI房仲」,號稱可節省60%銷售時間;不過,專家認為,AI在不動產界面臨行業慣性、法規限制、市場波動等風險,要達到整體普及仍需時間。
國產(2504)建材實業今(29)日公布112年度財報,集團合併營收寫下210.41億元,合併稅後淨利達36.21億元,每股盈餘3元,經董事會通過,宣布將配發每股2.1元現金股利,股利配發金額創史上最高紀錄,股價今日也寫下近10年新高,以33元作收。
政府大力推動民間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累計金額突破2兆元,在龐大台商回流設立生產據點與企業總部的驅動下,商、廠辦交易快速升溫,而桃園地區工業用地更為當中翹楚。受惠交通鄰近雙北、價位相對合宜、且腹地龐大等優勢,近5年每年交易規模均超過500億元,其中又以「蘆竹」獨占鰲頭。2022年起即超越龜山、中壢,躍居全桃園工業地產交易王,全年成交金額高達94億元,反映企業自用與置產需求旺盛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