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仲統計,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但台灣辦公室租賃空間去化緩慢,由於辦公供不應求,需求殷切,甚至已有租賃方在搶未來2年的預租市場,已經幾乎無空間可去化,預期現在至2023年的未來三年,還會是「房東市場」,租金漲幅仍有3~5%。
這月29日將有國產署今年首批設定地上權案共15宗標的標售,其中以國泰營區基地最受矚目,權利金底價約61.16億元,業者分析,該案被視為國產署手中最後一張王牌,加上近期信義行政中心、松江南京站、世貿三館等地上權案均順利標脫,國泰營區也有望順利標脫。
國際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發布今(30)日發布最新新冠肺炎對亞太不動產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亞太地區主要城市,辦公室需求轉弱,降租聲浪強大,承租方議價權變強,唯有台北市一枝獨秀,談判權仍偏向房東端,仍為房東市場。
台灣現階段限制旅客入境、民眾不敢出門,消費商圈恐難以撐過這次疫情,根據商仲統計,北市主要商圈在第一季空置率急升3個百分點,東區商圈空置率再度超過1成,此外觀察到,房東不再堅守大型單位的出租,將店面分割成中小坪數出租以求去化,撐過疫情影響。
北市辦公租賃市場已進入房東主導的氛圍,企業主對抗高租金,根據國外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近2年各企業砸逾600億元購置企業總部大樓,若加上部分個案的建築成本,則總資金規模上看千億,業者分析,為了確保辦公室的空間租用成本,企業紛紛改以「以買代租」的策略,甚至揮軍地上權、預售屋市場。
北市商辦租賃需求激增,此波租賃熱潮也延燒至台中,根據外商商仲統計,2018年台中七期辦公租賃月租金全年成長1.7%,其更有心商辦釋出半年,就去化5成空間,業者指出,此波租賃需求主要來自科技業、電商以及銀行保險業者,且有部分台商企業主將產線遷回台灣,激發出不少辦公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