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購屋的平均屋齡有兩極化的現象,根據最新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1季近萬人成為新房貸一族,但有趣的是,第二多居然是屋齡36年以上的老宅,逾5500件,貸款成數也有7成之多,房地產業者認為,主要市中心新屋價格不夠親民、預算不夠,另外也反映出台灣住宅老化問題。
國家住都市中心積極推動公辦都更,其中台銀圓山西側、信義兒福B1-1、B1-2等三案,這三處基地已是台北市難見的稀有素地,總計將引進至少50億民間投資額,已在7月中旬完成公開閱覽程序,並預計舉辦地區說明會,7月31日正式公告招商,今年年底前可望完成招商簽約,其招商成果備受期待。
都更步調緩慢,原因究竟出在哪?根據網路民調顯示,超過3成5民眾認為,應優先提供低利率、解決資金問題,其次是提高容積奬勵,第3才是協助解決釘子戶,而首善之都台北,反而不缺資金,超過4成5北市民眾認為,應「提高容積獎勵」,占比為全國最高,也反映出房價越高地區,利益分配更為艱難。
新北市府推動都更三箭,位於中和區中山路二段及中正路交叉口主要幹道上中和民樂段都更案,實施者及住戶今(16)日舉辦動土典禮。新北市表示,更新後規劃133戶,其中44戶可望作為社會住宅。
CBRE世邦魏理仕近日宣布公開標售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精華土地,面積總計約39.93坪,總銷售金額為新台幣2.7億元,拆算單價每坪為676.1萬元,預計於9月6日開標。商仲業者指出,該案鄰近南西商圈,且地上物屋齡已高達67年,可望進行都更或危老,增值可期。
根據法拍業者統計,今年全國上半年新增法拍建物已達5500件,年增約1成,近5年同期新高,業者分析,主要是建物持分案件有相當幅度的增加,但有趣的是,今年就有2件指標大案拍出,使土地平均成交單價創歷史新高,亦顯示投資人對精華物件眼光精準以及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