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趨緩,商業活動逐漸回到正軌,國際市調機構調查針對全球千名以上潛在住屋買家,顯示今年有64%認為會漲,與去年超過5成看跌大不相同,另外今年加價意願幅度也較去年大增3倍,機構指出,全球為了紓困大撒幣、降息的後座力仍強,再加上斷鏈、通膨、復甦,三位一體的擠壓,熱錢無處可逃,全面轉進實體資產,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榮景。
建商積極獵地推案,增進台中房市動能,也挹注開工量爆棚,統計上半年住宅類共開工1萬7,474 戶,較去年同期成長兩成,開工率則達滿水位。業者表示,目前發包工程已較行情貴上1~2成,仍無法有效解決缺工問題,導致預售市場的待建戶數持續量增,若加價搶工成常態,房價走揚也將是必然趨勢。
近年企業強勁需求帶動整體商用不動產開發量,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六都的商用不動產總體開發面積約89.5萬坪,台中市以28.8萬坪拿下產建照核發面積的冠軍,專家分析,在七期商辦交易有亮眼表現下,以及水湳經貿園區與新興重劃區發展快速,建商也更有信心開發商辦。
疫情之後,房市防疫概念宅正夯,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高雄透天住宅開工總戶數為120戶,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近9成,當地業者指出,國人嚴守人與人間的距離防線,透天住宅三大防疫優勢,加上透天宅零公設、擁有完整土地持份,等優勢,對「有土斯有財」的南部人來說,更具身價優勢。
去年房市大好,政府著手打房,今年首季建照量率先反應出降幅,依據內政部最新資料,今年首季住宅建照量3萬181戶,年減13.2%,不過使照量年增16.2%。業者指出,去年第四季預售屋和新成屋的拋售件數,六都皆明顯增加,而在打炒房政策影響下,建商多以加強去庫存力道為觀望策略,預期供給量減少狀況遞延到第二季。
國家住都中心興辦之桃園慈文段社會住宅統包工程由「國記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統包團隊得標,預計於2024年完工,將為桃園區提供300戶社會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