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北漂」議題近期受到縣市長選舉影響,受到廣大的討論,但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近年人口外移最嚴重的並非是高雄而是台北,平均每年近2萬人遷出,而桃園市則是已每年2萬餘人呈現正成長,產學界專家認為,除了台灣發展長期重北輕南造成薪資不均以外,房價過高也是問題。
內政部日前公布第2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倍,台北市雖仍高達15倍,但惡化情形已有趨緩。
建商最愛往哪推案?根據市調統計,去年北台灣推案量前10名的行政區,新北市就占6名,第1名為新北市新莊區,達745.80億元,其次為桃園區667.99億元。業者指出,近年推案量大的區域,或多或少都已引爆價格戰,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桃園市近年發展綠能智慧城市不遺餘力,如今卻因高科技農業成就另類「綠色奇蹟」。英國國際貿易部投資部長史都華日前來台參訪以「垂直農耕法」聞名的桃園源鮮智慧農場,並與源鮮創辦人共同宣布了雙邊合作投資案,一同參訪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則是趁機大力宣傳桃園,期許未來能與各國有更多城市發展與經貿上的交流。
儘管今年房市仍處於低點盤整,但根據業者統計,今年6都除了桃園之外,第1季的家戶購屋比為2016年之後全面走揚,顯示買氣正持續回升,整體表現最佳的台中市,擠下桃園成為「買氣王」,台北市雖然家戶購屋比數字在6都墊底,但成長率卻是6都之冠。
為解決年輕人與弱勢族群居住問題,北市府力推公共住宅,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018年10月29)日出席居住正義論壇公布4年實施成果,任內4年無論預算執行量、發造數目或開工數目都是前郝龍斌市長任內8年的4倍以上,對照起來相同人力執行8倍量的工作,並首創全國租金分級補貼,但興建公宅不只是解決「住」,還要思考對社會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