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動產市場受資金狂潮挹注,交易屢開紅盤,可市場並非雨露均霑,依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台北市1~7月的店面交易量155筆,跟去年同期相比大減3成以上,今年交易量甚至低於房市緊縮的2016年,是近五年新低點,然而通路零售市場年營業額,反而在振興券以及報復性消費支撐下,分別都有1成左右的年成長。
後疫情時代,民眾生活逐步恢復正常步調,第三季雖有民俗月干擾,但在928檔期建商推案信心依舊爆棚,根據房屋數字網統計第三季全台進場新案總銷及戶數,較上季都有2~3成的漲幅,建商看好全台各大重劃區的買氣,積極佈局,除了吸引剛性買盤外,也盼吸引投資客出手,拉抬熱度。
行政特區是城市發展的核心樞紐,也因交通、治安、機能、品質等相對完善,吸引一線建商靠攏推案,如台北市政府、台中市政府周邊指標案推陳出新,躍升房市一級戰區。觀察六都市政府兩年內周遭房價變化,漲勢明顯有撐,唯獨台北市微幅下滑1.7%,桃園市則在短期內飆破3成,成六都最大黑馬。
台經院今(25)日公布8月營業氣候測驗點,由於景氣加溫,三大氣候測驗點,製造業及服務業持續上揚,而營建業則因民俗月影響,結束3個月的上揚,不過,房市並未因此降溫,反而在9月之後,建商將推案重壓在928檔期,估計將有一波新的熱度出現。
新冠肺炎(COVID-19)的全球蔓延使得各國封鎖國境,跨境商旅凍結,觀光業首當其衝,旅館住房率一落千丈,根據商仲統計上半年亞太區旅館營運狀況,整體住房率跌到33.9%,未來旅館將呈現U型復甦,如果要全面恢復長途國際旅遊,至少要等到2023年後才有機會。
雖然疫情仍在發酵,國際旅客大量流失,但精華區店面仍有業者逆勢搶進,忠孝東路上原本分割出租的原安泰銀行店面,目前已經開始進行裝修,並掛起百達翡麗的海報;而西門町有業者以疫情解封前租金砍半挽留租戶,其中地標的「TiT國際廣場」,也傳出有國際的零售百貨業者進駐,搶先卡位後疫情時代的觀光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