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市大檔928檔期即將來臨,在上半年推案已延無可延的狀況下,預期將是爆量推出,百花齊放,對此公平會也表示,為了避免業者用不實廣告影響購屋民眾判斷,將加大力道緊盯市況,尤其是預售屋,並會派秘密客至建案現場實地稽查,緊盯各縣市不動產房市交易秩序,查處是否有違法情事發生,也歡迎消費者主動向公平會檢舉。
財政部自2021年啟動囤房大戶(持有非自住住宅十戶以上者)查核後,針對約1,006位包租公補課所得稅約1億元;今(2022)年則針對持有五戶以上者約7,700人擴大稽查,預計2023年底完成;而今年更有13個縣市適逢調整房屋稅基年度,在提高房屋標準單價方部份,彰化縣提升60%居冠軍寶座、嘉義縣提高46%位居第二、嘉義市提高28%居第三,其他如雲林縣、基隆市、新竹市、屏東縣、台東縣、南投縣則調高3.7~12.7%間。
消保處今(9)日舉辦記者指出,有接到消費者反映,市售住宅(房屋)租賃契約書內容與「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有所未合,更有如押金過高、轉嫁稅捐等部分契約條款已嚴重侵害承租人權益。行政院消保處日前針對住宅(房屋)租賃契約書進行專案查核,經調查發現,逾三成門市中陳列舊版契約,已要求各銷售通路,下架舊版契約,同時護籲租屋簽約宜慎選。
炒房已成為社會頗嚴重問題,因此央行、內政部、財政部各部會都祭出打炒房措施,許多人認為公平會也應負起經濟秩序維護責任,主動積極查核、遏止炒房行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指出,其實這一年多來,公平會針對各地區建案查核、聯合內政部及地方政府稽查預售案,都有抓出違規業者,並予以裁罰。
央行13日邀集36家金融機構召開「強化銀行購地貸款風險控管措施」會議,要求銀行訂定內規,落實借款人依限動工興建,避免金融機構資金流供養地、囤地,明訂「一定期限」為18個月,超過未動工將按比例收回貸款或提高利息。
預售屋新制7月1日上路後,內政部昨(16)日首度聯合19個縣市政府(不含離島縣市)全面發動聯合稽查,總計稽查56個預售屋建案,其中有36個建案違規(64%),將由縣市政府儘速進行裁處。內政部表示,將密切觀察928檔期預售屋建案銷售情形,如有蓄意哄抬或重大違規,亦將迅查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