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籍立委王世堅今質詢央行總裁楊金龍,點名中租迪和、和潤、裕融等 3 家民間借貸款公司,以高利方式放款,專做消費性貸款,從買車到買房,都直接取代銀行的角色,但卻造成年青人因沒有深思熟慮而借款,無力償還時卻遭暴力討債,認為相當可惡。
中國房地產業暴雷不斷,爛尾樓等風暴讓民眾對於房市缺乏信心,而反觀近期台灣房市屢創新高,相較之下中國表現相對弱勢,在兩岸佔有最多店頭數的住商機構,今(11)日就指出,相較於中國,台灣因低利與熱錢挹注,房市表現強勁,以兩岸六大都會房價表現來看,近一年漲幅以基期較低的高雄,有12.8%漲幅傲視各區域。
農曆新年年假剛結束,北中南不少案場來客數多,尤其主打低總價仍有不錯買氣,不少認為2024年降息循環將啟動,加上有優惠房貸政策、綠色通膨等因素,房價仍會持續走揚,不過,專家提醒,近幾年房價「漲太快」、「漲太多」是相當大的隱憂,目前房市其實非一面倒只有利多。
最新全台預售揭露狀況,11月預售揭露量達1.05萬件,年增達1倍,並已連2個月都站上萬件的水準,且創下預售禁止換約新制以來的單月新高,其中以桃園交易量居冠,在地專家即指出,去年桃園已有8個月交易量居冠,預期12月仍能搶下寶座,並預測桃園房價在今年上半年會大幅跳漲,會是七都中漲幅最凶猛。
去年適逢大選、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建商推案腳步放緩,據市調統計,2023年北台灣新推案量,扣除商辦加持,住宅推案量僅約1.1兆元,較2022年減少1521.1億元,創下4年來新低紀錄,專家表示,不少建商已預定今年第一季進場推案,加上也有政策上不得不推的壓力。
新青安政策上路大獲好評,房貸族減壓有感不僅帶旺房市買氣,甚至一舉推升整體房貸市場量能。根據財政部統計,截至10月底為止,累計新青安政策自8月上路僅3個月,八大公股行庫就核撥超過1.2萬名申貸戶、撥款金額886.5億元,若依此速度預估,今年底新青安撥款金額將有機會上看1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