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低利率、資金寬鬆等利多驅動下,國內經濟表現亮眼,永慶房屋統計,去年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以26萬7751棟的數量,刷新八年以來歷史紀錄;其中以桃園市桃園區以 1 萬 1686 件遙遙領先居冠,新北市也不惶多讓,有四個行政區入列,包含板橋、中和、淡水與新莊,至於受惠台積電設廠的高雄市,則只有三民區入榜。
2021即將結束,房市銷售成績依舊亮眼,不論政府實施打房政策,祭出信用管制手段,對於投資人有些許嚇阻效果,原本年底購屋旺季的腳步也放緩不少,然而近期股市衝上萬八,市場資金豐沛,不少人的金融投資的最終目標還是要買房置產,因此預計部分獲利了結的資金還是會陸續轉向不動產。5大房仲業者內部交易在12月成交有些許成長,對於2022的看法則是趨於保守。
雖然近期房價走揚,不過民眾購屋對於每月房貸還是緊守底線,信義房屋針對官網使用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3%受訪者可接受房貸佔家庭月收入3成以內,有24%可接受房貸佔家庭月收入的35%,等於有2/3民眾緊守每月房貸支出佔家庭收入35%以內的底線,台北市購屋民眾則因為房價負擔較重,有13%受訪者可以接受每月房貸佔家庭月收5成以上,比例高於其他都會區。
通貨膨脹時代來臨,後疫情房價快速飆漲,台北市房價創新高,新北房屋均價也站上4字頭,年輕人想在雙北買房快要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專家指出,一般首購族能負擔的購屋上限約1千萬總價,現階段僅剩八里、淡水還有「最後機會」,甚至可以用千萬總價買到2房甚至3房住家,成為首購族雙北買房「最近的距離」。
後疫情時代,房價居高不下,長期通貨膨脹影響民生消費信心,根據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總指數為73.33點,較上月下降0.93點,但其中上升指標中幅度最多的是「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反應出房市持續熱絡的效應。
受惠於台積電設廠議題,讓「科技園區」周邊房市跟著沾光,郊區房價也喊得震天價響。根據統計,北市兩大科學園區周邊房價持續上漲,南港軟體園區站周邊平均單價72.2萬元,內科的西湖商圈平均單價也已來到71萬,3年漲幅約15.9%,難以高攀的房價,讓房價只有港湖1/3~1/2汐止與基隆,成了兩大園區客置產的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