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住宅數量增加最快的縣市,竟不是重劃區多的縣市,而是金門縣以14.8%成長幅度,成為全台住宅成長最快速的縣市,竹科效應發燙的新竹縣,五年也多出1成,增加10.9%增幅第二高,六都中住宅數量增速最快的區域則是桃園市,增加8.6%排名第三。
台中北區屬於都心區域,但老舊屋齡戶數卻位居全市冠軍,若進一步比對區域新屋供給量,不論是5年內新成屋,或是近5年來建商推案量,均在3,000戶「榮枯線」以下;房市專家認為,北區向來具備潛在換屋、置產需求,但因區域腹地稀缺,建商整合土地動輒需耗費數年,造就區域房市供不應求,新案銷售來的比各區更快速。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台北市更在1月底正式成為六都中第1個超高齡直轄市,平均5人就有1人超過65歲,而北市也是六都中,住宅平均屋齡最大者,有超過七成住宅屋齡超過30年,平均屋齡達36.2年,以全台來看,則為澎湖平均屋齡最大。
高市府公佈第4季共10標土地釋出,總面積4906坪。其中,最備受矚目為岡山重劃區及楠梓高雄大學特區。正因為台積電計劃在高雄楠梓擴廠的效應影響,而這些標售的土地也正是台積電擴廠的周邊,地價丶房價勢必更炒得如火如荼。
內政部公布最新一期2020年下半年低度用電住宅(空屋)及新建餘屋統計,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比率為9.96%,為自2009年統計以來首度降至10%以下,而新建餘屋部分,2020年第4季為6萬9,581宅,為近4年以來新低,專家指出,新建餘屋逐季減少主要原因在於預售屋銷售太快,需求量過強,導致市場出現缺貨的狀況,這趨勢也延續到今年。
近日「囤房稅」議題再度被討論,根據內政部發布多房者與全國空屋數據交叉比對,發現約6成空屋屋主名下僅有1戶房產,逾1成5持有3戶以上。內政部便認定,多屋族所創造的空屋比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