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來股市在AI與半導體帶動下衝上2萬點,ETF上演申購金額爆表、吸金上千億元,央行總裁楊金龍更示警,投資人要小心「羊群效應」防範風險,在股市發燒之際,房市也有新青安房貸帶動、台積電概念房,以及即將來到的房市329大檔期。
中國房地產業暴雷不斷,爛尾樓等風暴讓民眾對於房市缺乏信心,而反觀近期台灣房市屢創新高,相較之下中國表現相對弱勢,在兩岸佔有最多店頭數的住商機構,今(11)日就指出,相較於中國,台灣因低利與熱錢挹注,房市表現強勁,以兩岸六大都會房價表現來看,近一年漲幅以基期較低的高雄,有12.8%漲幅傲視各區域。
2022年房價大噴發,至今雖然還在漲,不過漲勢已有收斂。吉家網今(8)日即發布2023年房市成屋年報,觀察六都房價走勢,發現2022年平均漲幅為12%,2023平均漲幅則僅為5%,漲勢未如多頭時的強勁,年增率出現腰斬,衰減達59%。
台北市射出都更第 8 支箭,實施「台北市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五七五專案計畫」,推出「列管我就幫」、「過半即進場」2 大亮點針對海砂屋重建機制新增「公辦都更」方式,只要是經台北市列管必須拆除重建的高氯離子混凝土建築物(海砂屋),都更意願整合超過 5 成,不論基地大小,將以專案協助重建,目前列管 33 案立即適用。
建商磨拳擦掌等待出手的房市329檔期將至,今年市場普遍預期在政策、選舉落幕等利空出盡下,大力壓寶今年,據市調統計,此次六都加新竹地區,推案總銷高達7810.4億元,為僅次去年的歷史次高案量,並且各區進場新案全數增加,新進場個數達380件、年增32%,桃園更在重劃區助攻下,進場近百件、總銷年增達127%,北市則是少了商辦指標案撐場,今年總銷重跌逾5成。
金管會今(4)日在財政委員會報告中指出,提升高齡者權益者與民眾金融素養中,再次強調鼓勵銀行推動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也就是民眾口中的「以房養老貸款」;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持續鼓勵銀行推動商業型以房養老貸款,關注市場運作及銀行辦理情形,滿足民眾在高齡社會的金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