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台北市在線銷售「億元級豪宅建案」數量共有40個,其中大安、信義2區就佔有18個,而豪宅密度最高的仍是大安區,平均每1平方公里就有近1個案子,專家指出,雖然台北市今年上半年豪宅推案較為平淡,未來還有兩大案將釋出,豪宅市場不會寂寞。
路段好壞與否,一直是民眾購屋重要參考條件之一,根據房仲統計今年上半年雙北市十大熱門交易路段,台北市以林森北路交易83筆居冠,新北市以中和區景平路116筆最多,專家分析,只要周邊生活機能完善,不論自住或置產,都是相對優質的區位。
電子發票與營業稅申報銷售額,其銷售額指標,可呈現該區域的消費熱度,根據2019年財政部資料統計,台北市銷售額指標超過95的里共有52個,而中山區就有16個里,堪稱消費力最強行政區,信義區僅排第3,業者表示,中山區商圈密度是全台北最高,並搭配完善捷運交通,促進商業活動蓬勃發展。
台北市地政局今(26)日公布最新小宅房價指數調查,自實價登錄上線以來,套房及2房以下住宅占成交量達4成以上,總價不到千萬元,顯見低總價、小坪數產品已為主力,小宅單價甚至比住宅大樓還要高,專家表示,民眾在北市會先在總價帶做思考,另外貸款成數較優也是原因之一。
挾著內湖科技園區的就業人口優勢,台北市年輕人最多的行政區,就位於內湖區!根據台北市民政局各行政區人口數的統計,20~39歲的年輕人以內湖區逾8萬人最多,佔比達29.02%,顯示首購族因工作需求湧入內湖買屋的現象,但即使是老舊公寓,購屋門檻也逾1300萬元,壓力不算小。
台北市地政局統計全市不動產交易量,去年房屋流通率約1.7%,創下近3年新高紀錄,其中今年前3名分別為北投區、內湖區及中山區,其中北投區繼2015年再度奪冠,士林區則繼2013、2015年第3度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