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公股資產管理公司台灣金聯,連續12年推出平價住宅讓民眾申購,今年也釋出107戶,最低總價為位於宜蘭蘇澳的178萬華廈,專家表示,每個物件的狀況不同還是需要多比較,另外,在房市景氣下滑的階段,此次標售結果,也可視為上半年的房市風向球。
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許可將實施,市場資金可能將流向不受限制的商用不動產,北台灣十大建商包括興富發、華固、中悦、冠德,皆有商、廠辦案蓄勢待發,不少上市櫃建商也有商用不動產推案計劃,在建商推案轉向,加上不少指標建案,建商採自建自售,以預售屋為接案來源的代銷,將面臨不小的考驗。
臺北市政府於111年試辦「高齡換屋計畫」,控留內湖區行善社會住宅、萬華區青年一期社會住宅22戶住宅單元,協助居住於老舊公寓高齡者可釋出老屋,並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後,換住至有電梯設備的社會住宅;112年將新增5戶南港區東明社宅,讓長輩可供選擇。
台北市建管處為貫徹新違建拆除作業,自112年度起,針對違法情節嚴重「300平方公尺」以上大型新違建,列入專案計畫執行拆除。
高力國際「2022年第四季台北市商辦市場調查」指出,商辦市場將於 2023 年新增 16 萬坪空間,將可以緩解企業尋求新辦公空間的需求,預估明年商辦租金漲幅約 2% ;面對經濟放緩、通貨膨脹、緊縮貨幣等多重原因,今年商用不動產與土地兩大交易市場均出現萎縮,年度交易總額約1,307億元,較去年小跌13%;土地年度交易額約1,613億元,年減46%,不但是近4年來首度跌破2千億元,更是自2018年以來,近5年最低。
據內政部房屋稅籍111年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地區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老屋已高達71.2%,未來幾年更將上看75%的高比例,而日前地質學家提出預警,台灣已進入強震百年週期,建築安全履歷協會創會理事長戴雲發今(26日)日表示,住的安全一直是台灣民眾所關注的焦點,都更危老改建可以透過「建築安全履歷系統化建築」為整合開發、缺工缺料、安全品質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