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今年將有多項重大建設將完工,包括台中捷運綠線、捷運紅線預計年底完工通車,還有水湳智慧城中央公園、文心秀泰廣場以及台中港區海洋生態館、三井Outlet等,堪稱重大建設完工元年,周邊包括北屯、西屯、南屯與清水房市可望跟著建設完工而翻轉。
房市落底已成共識,但要真正脫離谷底,投資置產族群的動向才是最主要關鍵。
新竹近期利多不斷,輕軌計劃即將啟動,全台第一所智慧醫院也將在5年內進駐新竹後車站,而位在竹東的台泥自辦重劃區首案也已公開,業者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發現,新竹前3大行政區今年1~5月成交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現上漲趨勢,以竹東鎮上漲近1成最多,但交易量卻全部下滑,精華區竹北市更下滑達2成。
新竹房市因為其特殊的高所得、均質化買盤結構,在北台灣預售市場,新竹以三房產品為主力規劃,與北、北、桃以二房產品高比重不同;據住展雜誌調查,今年北北預售市場二房約推出2,100戶,但三房約1,200戶,維持約近2:1的比重,不過新竹預售三房則有近六成的高比重。
財政部日前公布「2016年度綜所稅申報核定資料」,就有網友列出全台所有縣市各里所得中位數排名,其中鄰近竹科的新竹市東區關新里以年所得243萬元,奪下全台最有錢。對此,該區房仲業者指出,儘管房市歷經反轉,但新竹地區相對不受影響,4年來反而逆勢上漲5~10%。
自2014年房市反轉,全台從北到南吹起小宅風潮,連新竹也不意外,但今年(2018)第三季開始出現變數,新竹地區成交價、量翻紅,成長5%以上,有回溫持穩跡象,建商信心滿滿、把兩項數據視為房市大補丸,不只調漲新案價格,甚至放大坪數,改推3~4房中大坪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