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遏止炒房歪風,內政部去年底提出《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修正草案,但「嚴懲炒作關3年」條文因有「認定模糊」而確定拿掉,但行政院會至今遲遲未通過,讓外界質疑政府決心。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今日表示,草案目前進入精修階段,「所有數字都沒有要再改」,特別針對「限制換約轉售」部分進行精準的文字調整。
央行將於本周四召開理監事會議,可能再推出第5波房市信用管制,行政院同時也將審查內政部去年底所提出的5大打炒房重拳,刪除「炒房關3年」,但行政罰則從最高500萬元提高到5000萬元,對此鄉林(5531)集團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今天表示,不須重罰到5000萬元,這樣做「只會讓外界誤解房地產是罪大惡極的暴利行業。」
打炒房重要手段之一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案,其中內政部原本擬定「炒房關3年」的想法,引發不動產界強烈反彈和恐慌,不少立委也有疑慮。內政部長徐國勇今(14)天在內政委員會時表示,草案正在研議中,會尊重各部會意見,主要是針對炒作行為開罰,盼17日行政院會能通過。
內政部2021年底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五大修正重點包括限制換約轉售、禁止炒作行為、解約應於30日內辦理登錄申報、管制私法人購屋,最後就是建立檢舉獎金機制。對於內政部的一再出手打房,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建議中央不應用過於嚴苛的手段打房,目前只需要在稅收部份做好,就已經是善盡管理之責。
房價飆升,炒房絕對是主要禍首,內政部去年底宣布修正《平均地權條例》及《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包括「禁止炒作,刻意製造假象,引起民眾恐慌,造成交易安不安」、「全面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新增解約申報登錄」及「建立檢舉獎金制度」,每項均有罰則與限制,若違反以上條例,將予以處罰。
立法院院會今(30)日三讀通過「實價登錄」的地政三法修法,重點包括未來成交案件資訊將揭露至門牌、預售屋全面納管、禁止買賣紅單、加重相關罰則等,產學界普遍看好,針對預售屋銷售30天內即時揭露,專家指出,買賣雙方終於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未來預售屋市場將可能是「買方主導,不再是賣方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