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Q4是傳統推案旺季,但今年10月開始,北台灣推案量縮減幅度明顯,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專家分析,主要在於現在正處於政府打房的浪頭上,業者為了迴避風頭,放慢推案腳步,其中新竹量縮最嚴重,11月較上月縮7成。
台北市地政局今(2)日舉行2021年公告土地現值公開說明會,根據地政局統計,北市12個行政區近1年地價指數均漲,部分行政區像是信義區、大安區南港區、文山區商圈受疫情衝擊,商業活動疲弱,漲幅縮小,地政局指出,2021年公告現值將於明年1月1日公告,作為課徵土增稅依據,並不影響地價變動。
北市店面交易步入熊市,卻有人趁此時砸錢購入,根據最新實價揭露鄰近「六福客棧」位在台北市松江路上的屋齡49年的近200坪1樓店面於今年8月、以2.8億成交,而該店面2年就換了3個租客,專家認為,買方或許看得不是穩定租金報酬,反而是更深遠的意義。
根據新北市地政局統計前8月房地交易量,土地交易已創近5年新高,其中又以三重區以年增近3成、拿下行政區第2名、建物交易年增率也獲第一名,業者分析,三重區在囊括數十間上市櫃公司,加上「二環、三環」金磚區塊的發展、人口紅利潛力,未來房價將有1~2成漲幅空間。
根據北市地政局年報顯示,在總價1500~2000萬交易區間,交易量前三名均是國宅,且都是總戶數1000戶以上的大型社區,專家分析,早年大量興建的國宅社區,台北市有些不用兩千萬元就可以入手,反而成為購屋人眼中高CP值的電梯三房產品,而國宅產品通常戶數都相當龐大,物件選擇相對也多。
網路售屋廣告何其多,不少不肖業者把「非住宅使用」當住宅售屋,以此牟利,台北市政府地政局表示,與591房屋交易網合作,推出全國首創售屋廣告「不得作住宅使用廣告平台警示機制」,已於9月2日正式上線,只要出售物件位在北市不得作住宅使用地區,591平台依資料即鎖定並於刊登頁面立即跳出警示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