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步調緩慢,原因究竟出在哪?根據網路民調顯示,超過3成5民眾認為,應優先提供低利率、解決資金問題,其次是提高容積奬勵,第3才是協助解決釘子戶,而首善之都台北,反而不缺資金,超過4成5北市民眾認為,應「提高容積獎勵」,占比為全國最高,也反映出房價越高地區,利益分配更為艱難。
新北市府推動都更三箭,位於中和區中山路二段及中正路交叉口主要幹道上中和民樂段都更案,實施者及住戶今(16)日舉辦動土典禮。新北市表示,更新後規劃133戶,其中44戶可望作為社會住宅。
台北市首件危老都更重建案,今(18)日上午舉行開工動土典禮。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動工典禮時重申,北市有超過8成是屋齡30年以上的老舊建築,對市容、居住品質與安全都是隱憂,北市也將推動危老當作施政重點,目前已核准43件,數量為全國之冠。
外商商仲「仲量聯行」今(30)日舉辦「2019年不動產高峰論壇」,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榮譽理事長陳春銅表示,臺北市和新北市30年以上屋齡有120萬戶,已佔6都老屋總數的一半。呼籲政府要積極扮演推動都市更新的關鍵角色,危老落日條款應再延長時程獎勵3年,以加速都更腳步。
政府力推危老重建,近期確實讓30年以上老屋交易加溫,價格也微幅上揚,有趣的是,土地持分大、超過50年的「超高齡」老屋,均價卻從危老條例上路前後的逼近百萬元,慘跌到僅剩6字頭,專家分析,除了因超高齡老屋的交易量少、均價易受個案影響之外,也與「繼承者們」不願再長期持有,儘早處分資產的心態有關。
新北市力推都更三箭,優先協助危老建築,市府積極針對危老建築提供快速審查與相關行政協助,今(21日)中和區南山段12棟老舊房屋正式啟動拆除作業,該案緊鄰環狀捷運線旁,將規劃1棟地上22層、地下6層的綠建築大樓,屆時將有141戶住宅,而新北示危老重建已達37案,為全國核准案量最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