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住都中心在新竹的「新湖好室」決標,同時就代表「安居好室」已環台成功,完成全台20縣市(含澎湖縣)興辦社宅的目標。昨(21)日立法院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時,立委王美惠問及社宅興建數量時,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喊話,表示社宅「小英說要蓋多少,現在蓋不到一半!」,有的才剛動土,「要催啦」,讓花敬群連忙回應「超過了一半了」。
人口老化,國內住宅也同樣老化快速,今年第三季屋齡超過50年以上的老舊住宅,就首度超過了百萬戶!六都中以台北市最多,達12.5萬戶,高雄市也有12.2萬戶,以此推估,10年後全台半百老宅更將達300萬戶,專家表示,住宅老化速度快速,政府雖然積極推動危老政策,但更新速度遠不及整體住宅老化快速。
房市冷,房價卻仍居高不下,民眾貸款的期數也越拉越長,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新增房貸貸款期數,連續兩季都創下歷史新高的289個月,顯示購屋人選擇以拉長貸款年限方式,來降低每月房貸負擔,其中有四縣市,桃園、台南、高雄與新竹縣市,房貸期數都拉長到超過300期,房市飆漲區連帶也出現房貸越揹越久的現象。
今年進入升息循環,購屋成本跟著增加,推升了低總價小宅的買氣,今年上半年,15坪以下的小宅交易,北市最大宗,平均每4筆交易,就有1筆買小宅,連帶中南部也在房價一去不回頭下,使得民眾只能縮小購屋坪數,建商推案也因應需求,多朝小宅化規劃,專家則提醒,入手前要先留意銀行貸款成數是否能符合需求。
台中「山城一哥」豐原在大型建商追捧下,房價表現亮眼,近期區域更出現整棟商辦出售訊息,總價高達3億元,為區域目前最貴待售物件。不過,據在地仲介指出,該商辦銷售期超過2年,原先開出5億天價,後來因詢問度低落,屋主也無意繼續經營,因此才自砍2億持續覓尋買主。
房價高漲下,加上國內高齡化、少子化的現象讓家戶結構出現轉變,在住宅面積的需求也似乎有所改變,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台北市今年25坪以下的小宅交易占比,自2018年起已連續五年超過5成,每2間房屋交易就有1間是小宅,顯見北市住宅「小宅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