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地政局今(1)日公布10月份買賣移轉棟數,六都總計2.1萬棟,微減0.3%、但年增2成,南二都及新北市10月表現亮眼,台南市10月比去年同期增加66.8%,年增幅傲居六都之首,專家推估,10月移轉量已呈現連續四個月年增,全年有望能挑戰移轉量30萬棟。
第四季剛開始,商用市場就開出紅盤,10月份出現兩筆辦公交易大案,台北站前商圈的基泰忠孝大樓以125億元整棟售出,百億元級別交易震撼市場;新北市則有鴻海集團出手,以75億元購入中工雲宇宙AI園區萬坪廠辦,這也代表年底商用不動產成交旺季已經到來,擁有雄厚資金的買方陸續進場。
未受疫情、俄烏戰爭、中美冷戰諸多利空干擾,今年前10月商用不動產交易量已接近1,200億元,但金融壽險大咖則因投報率受限少見縱影。宏大國際資產總經理陳益盛指出,市場資金充裕、好標的釋出加持下,今年的商用不動產交易突破千億元,表現比預期來的好。
獲利須繳交的房地合一稅,過去個人房地合一稅長時間皆以台中為大戶,而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統計,今年營利事業繳交的房地合一稅收,創下歷史新高的198億元,不僅反映出過去一年私法人在交易不動產有明顯獲利,特別的是,繳稅大戶就屬台北市貢獻最多,今年稅收高達64.4億元,占全國此稅收比重約32.5%,等於每10元稅收,就有3.2元是台北市貢獻。
零售業近年發展飛速,尤其在電商普及、新冠疫情及供應鏈重組等因素的共同催化下,台灣倉儲物流需求明顯增加,零售商、通路商、物流服務商及製造業者都積極尋找布局機會,像是全家、全聯、統一及富邦媒體等自用型買方,在北中南三處都有斬獲;屬於開發經營模式的國泰人壽與永聯物流共和國也積極在桃園市擴點。
台灣房地產在政策壓抑下回歸自住市場,商用不動產投資異軍突起,根據CBRE世邦魏理仕最新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台灣投資市場報告,部分壽險業者除將重心轉往購買自用辦公室,亦重新探尋海外不動產投資機會,投資目光聚焦能創造被動收入的海外不動產上,高資產族群考量資產配置及尋求新興投資標的,同樣追求被動收入,前進海外當「國際房東」成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