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促使台商重新布局全球生產基地,根據商仲統計,工業不動產熱度最高,上半年成交額,占整體比重逾5成,台商資金淨流入已高於流出。然而,專家認為,在工業地產價格來到高峰,東協地區投資環境積極對外資企業招手,如資金未能確實到位,將擠壓企業布局台灣市場。
建商購地動能日益升高,根據商仲統計,建商上半年購地金額,已破1100億元,佔整體交易總額近9成,超越去年全年土地交易總額,為近10年統計新高,此外,在產業回流、政策利多與剛性自用需求穩定等因素支撐下,建商在大舉亦擴大商辦、廠辦開發比重,商用不動產交易有機會連2年,突破千億。
京華城今(27)日重啟第三度公開標售,雖有底價,但下午開標結果,「無有效標單投入」,因此以流標收場。戴德梁行表示,原因是雙子星案被投審會駁回,影響投資人意願,特別是外資,加上總統大選前哨戰提前開打,投資方也持觀望態度,預計選後才會重啟標售。
全台商用不動產土地交易熱,據商仲業者統計,前4個月總交易金額達1199億元,對比去年同期,成長161%。其中,受台商回流設廠影響,工業地交易金額即占281億元,近4分之1強。
政府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有成,目前已有66家廠商、累計投資達3300億元,而世邦魏理仕4日發佈2019年上半年不動產投資市場概況,統計前4月商用不動產及土地總交易金額達新台幣1,199億元,又以工業土地需求成長顯著,比去年同期增加1.61倍,業者指出,主因在於許多重量級台商回流,且超過6成交集中於雙北市、桃園市以及高雄市。
CBRE世邦魏理仕今(4)日發佈2019年上半年不動產投資市場概況,統計1~4月工業地產總交易近281億元,光工業土地交易金額,與同期相比,就大增1.6倍,業者表示,工業地雖受美中貿易戰影響而熱絡,但價格已到高點、區位又過度集中,政府必須提供相對應政策以因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