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泰建設(2538)造成大直鄰損案,9月26日起下陷嚴重的鄰房25戶已進行拆屋作業中,而基泰25日晚間宣布出售的市值超過百億元「基泰忠孝」商辦大樓,今(4)日晚間更重磅宣布已售出!以125億元由李姓自然人整棟接手,預計處分利益為50億元。
基泰建設(2538)造成大直鄰損案,今(26)日下陷嚴重的鄰房25戶已進行拆屋作業,市府表示,希望10天內拆完,並且將在本周四舉辦公辦都更說明會,而昨晚基泰宣布,旗下市值超過百億元的「基泰忠孝」商辦大樓將出售,雖引起外界對於其財務能力的質疑,但反倒激勵今日股價開高走高,漲幅一度逾9%。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高雄舊市議會位於中正路、自強路、六合路,且中正路本身就是過去稱之的金融街,此次公辦都更案透過官方與民間企業聯手合作,規劃完成後預計吸引金融產業、壽險業及新創產業進駐,期盼創造產業群聚效應,再現金融街繁榮,成為高雄華爾街。
「北士科是台北最後一塊大面積的重劃區!」華固建設總經理洪嘉昇不諱言看好此區發展,有好的機會就會入手,事實上華固上月30日簽下新洲美段合建案並將持續整合鄰地,這已是在北士科插旗的第五塊地,而究竟這個由中央、北市府聯手投資上看500億打造的園區,房價皆為百萬起跳、更持續創天花板價,撐起高房價的購屋族群會是誰呢?
信義全球資產公布土地市場調查,今年前八個月土地市場交易量不足5百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幅約53%;投資方對購買土地抱持觀望態度,但只要是精華地段、生活圈發展成熟、可立即開發的標的,仍受市場青睞,除建設公司外,包含壽險業者、投資機構、傳產企業主皆進場搶地。
近年個人理財盛行「被動收入」的觀念,同樣的在企業間也開始貫徹這樣的觀念,企業除深耕本業營收獲利外,也將投資目光放在具創造被動收入的不動產資產上,這樣的觀念,稱之為「投資收益型不動產」;收益型不動產不但可帶來穩定租金收益的現金流,中長期來看也具有房地產保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