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都更危老案激增735件,大街小巷可以看到陸續有危老改建基地陸續動工。根據北市建管處統計,時程+規模獎勵、結構評估、耐震設計與綠建築,是危老案件申請容積獎勵最普遍的項目,至於無障礙設計與捐贈公設地的規範較多,加上前面的容積獎勵可以拿滿40%的狀況下,無障礙設計與捐贈公設地成為最冷門的申請項目。
危老條例實施已滿五年,只要經主管機關評定,在2025以前進行重建,最高可獲得1.4倍的容積獎勵,而內政部開始研擬是否取消落日條款,將容積獎勵「常態化」 ,這也讓老屋重建再度受矚目,實際上雙北的都更危老新案也再再創下區域天花板價。
「臺北市內湖區潭美段五小段21地號等6筆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將進行招商,該案為原影視音產業區變更回原分區辦公服務區(一)及工商服務展售區,計畫釋出2宗內湖區潭美段大面積商業用地,預計於111年第四季公告招標,10月20日(四)上午舉辦招商座談會。
北屯區推案有多熱?從接待中心數量便能知曉;以台中明星重劃區14期為例,松竹路三段上短短200公尺距離,便擠了5間接待中心,粗估總銷金額超過百億元!專家也指出,從14期接待中心數量可見,建商推案力道尚未減弱,對區域長期發展仍具信心。
政府強力限縮土建融政策,帶起危老都更風潮!根據統計指出,今年台中市危老重建核准案件數已有87件,且半數集中在西屯、西區、北屯、北區、南區等地。業者則表示,危老案開發效益強,不僅具容積稅賦獎勵,建築融資還能貸好貸滿,「有吃又有拿」,已是當今建商的推案主力。
農田水利署改制後首案「中壢區青平段 25、26 地號」,今(22)日舉辦招商說明會,預計以設定 70年地上權方式招商,現場前來多家企業前來。基地為面積廣達2,385坪精華角地,權利金底標價8.65億元,基地規模適中且設定條件合理,搭上「青埔特定區」重大建設陸續到位、商業活動漸趨發產成熟的順風車,屬難得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