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強震讓多棟房屋倒塌、傾斜或是變成危樓,樓塌了還有貸款,因銀行債權仍存在,房貸還是得繼續繳清,花蓮大樓就有買方是4月2日點交完成,隔天就遇到403強震欲哭無淚,「點交時間點,是責任歸屬的關鍵!」而若已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尚未點交,專家則舉出節省費用,全身而退的實例。
按照2023年第四季官方統計全台房市糾紛原因,顯示與建商相關的糾紛主要以施工瑕疵與交屋遲延最為嚴重,至於與仲介業相關的糾紛,則以房屋漏水這項老問題最為嚴重.房市糾紛的訊息裡可以看出,主要問題都與房屋品質相關,即使是交屋延遲一樣會引發購屋人對建築品質的疑慮.面對這些糾紛風險,除非民眾或親友具備專業營建、水電與裝修等相關背景,想靠自己避開眾多問題其實相當困難,而近年興起的驗屋團隊似乎成為購屋人的好幫手,但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大師講座迎來嶄新年度,2024年的首發即邀請享譽兩岸四地的近境制作設計有限公司創辦人、設計總監唐忠漢,以「行進中的設計思考-設計的未來」為題,從多年累積的無數設計實例中,找到擁抱永續ESG,產業該創新的獨特解方。
高房價問題,使各界努力提出房市改革方案,希望藉此減輕居住負擔,其中又以空屋稅、囤房稅討論度最高,不過端看現已實施空屋稅的國家,如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英國與日本開徵空屋稅後的一至五年,房價漲幅竟然都比開徵前高,僅加拿大稍有達到抑制效果,對此專家則認為,奢求靠一種稅就想治百病,結果肯定會事與願違。
倒數兩天!平均地權條例子法即將在7月1日上路,屆時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而觀察實登,上半年確實有多筆法人搶上車交易,其中第二季北市億級豪宅買氣夯,引來許多富豪搶搭末班車,積極以公司法人名義搶進,上半年已揭露的億級豪宅交易就高達56筆,其中就有近6成、共33筆是以法人名義買進。
位於台中市大墩路精華地段的「喜佳美商務飯店」,一年多前受疫情衝擊而歇業,屋主亦是中部知名製藥廠的鄭杏泰生技開出2.6億求售,然而,時至今日該物件仍在待售市場漂泊,且近期開價還悄悄上漲約2000萬元。在地仲介則認為,隨旅宿產業逐漸揮別黑暗期,未來有望出現同業接手,走向精緻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