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多少才能買房子?根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今年前三季購屋貸款人年收入,台北市購屋族並有房貸者,超過一半以上是百萬年薪,較於其他五都僅佔2~3成,業者分析,以北市總價2000萬的房屋為例,扣除3成自備款,每月貸款負擔約7萬元,很明顯需要更高的薪資水平或是父母奧援才能在北市購得一屋。
10月中部以北4都建物買賣移轉量,各都月交易量都呈現正成長,其中台中市月漲幅最高達44.9%。房仲業者分析,10月南屯區為交易量冠軍區域,主要是區內低總價產品交易量大幅增加,又以總價600~900萬元的新成屋買氣最熱絡,加上近幾個月交屋潮,拉升區域交易量。
總統大選議題將近,但在房市旺季下,五大房仲10月內部交易呈現爆發性成長,全台區域均明顯增長,房仲業者分析,選舉影響有限,在自住需求進場,年底旺季穩定表現前提下,第四季表現相對樂觀。
房市復甦帶動自住買盤前進重劃區購屋,不僅加速重劃區發展,更掀起房價新一波漲幅,一線重劃區房價甚至上看6字頭,而擁有交通、水岸等多重優勢的五股洲子洋,隨著開發率突破5成,房價也已重回3字頭,但因房價相對親民,預售3房總價不到800萬就買得到,仍吸引不少首購族前往看屋。
良好的交通機能,使捷運共構宅成為熱銷且具保值性的產品。根據實價資料統計近一年10大捷運共構宅交易,小碧潭站「美河市」以57件奪冠,同樣捷運宅,價差卻極大,從4字頭到百萬都有,房仲業者指出,捷運共構宅雖然價格不菲,但良好的交通、生活機能,使其具有一定保值及吸引性。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房貸資料顯示,六都購屋年齡主要分布在30~50歲,占了總計的64~67.4%,其中,桃園市近5年人口持續成長,30~50歲主要購屋族群最喜愛的區域依序是桃園區、中壢區和八德區,共占了全市的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