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市場對於房市是不是經濟火車頭有不同見解,不過根據聯徵中心的授信金額佔比顯示,在各種企業產業類別之中,今年1月本國銀行針對營建業的授信金額佔比達25%,連續7年營建業都位居企業授信金額的「借款王」,且近兩年佔比還有攀升趨勢,反映不動產市場當前的景氣已經明顯復甦回升。
去年底央行祭出的打炒房政策,將目標鎖定囤房炒地的建商與投資客,但也限縮中小型建商的生存空間,尤其土融限制造成購地難度推升,除了迫使小型建商往外圍低價區發展,也有業者將部分資金轉向新開發的產業園區土地。
今年不動產市場受資金狂潮挹注,交易屢開紅盤,可市場並非雨露均霑,依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今年台北市1~7月的店面交易量155筆,跟去年同期相比大減3成以上,今年交易量甚至低於房市緊縮的2016年,是近五年新低點,然而通路零售市場年營業額,反而在振興券以及報復性消費支撐下,分別都有1成左右的年成長。
今年房市強強滾,外國人也看上不動產保值特性,積極購置,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資料,今年上半年度外國人在台購置不動產,建物共603棟,較去年同期成長10.2%,是近三年同期新高,土地累積1,479筆,雖然跟去年同期比下滑11.0%,但土地移轉面積卻大幅提升121.6%。
經濟部推「投資台灣3大方案」,累計投資金額已破兆元,其中回流台中的投資金額共1801.53億元,占全台20.82%,投資件數也有116件,皆為六都之最,房地產中的中高價位產品則受惠於此,成交價格比去年同期成長15.8%,帶動新預售案銷售速度也有加快趨勢。
歷經11年多的漫長等待,全台首宗「工業宅變住宅」的成功案例,終於在今年5月誕生。據悉,該案是建商為響應新北市推動工業用地轉型,首波提出申請的108件案件之一,也是目前唯一通過的變更案,如今能「修成正果」,業者除了感到如釋重負,更對於能實現當初對住戶與地主的承諾,感受到莫大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