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火熱的房市,從土地、預售到中古屋,價格飆漲的厲害,尤其蛋白區更是強勁翻紅,進而帶動建商積極推案,攤開華建近3年的獲利表現,都呈現虧損,其中也包括經營權換手,不過在今(2022)年開始,大華建設(2530)將力求轉虧為盈。
疫情讓國際觀光崩盤,連帶讓許多商圈蕭條,出現大量空置狀況,不過北市卻有商圈表現強勁,即使店面空置也能很快就有租客補上,今年以來信義計畫區旁的忠孝市府商圈,就有5家連鎖業者進駐卡位,而進駐的業者,不是連鎖餐飲業就是藥局。
便利商店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服務項目更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讓台灣人超愛便利商店,去年公平會發布的調查,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逛超商137次,平均每1,966人就擁有1家連鎖式便利商店,密集度逐年提升,以台北市最高,便利商店也帶動了地區的生活機能,甚至成為民眾買屋的指南,就來看看雙北哪些地段為極大值。
全台首宗國營事業主辦公辦都更案,1日由台電公司董事長楊偉甫代表台電與冠德建設(2520-TW)董事長馬志綱共同舉行簽約儀式,宣告正式啟動南港東區門戶起點公辦都更開發計畫。預計 2024 年取得建照動工,2029 年完工,正式啟動南港東區門戶起點公辦都更開發計畫,未來將呈現南港地區A級商辦大樓與住宅,未來市值上看300億元。
欣陸投控今(8)日召開第三季法說會,公布2021年前三季合併營收為172.9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8.1%,其中松山區總銷82億大案「琢豐」已完工陸續交屋,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始分批入帳,法人指出,「琢豐」到明年第一季將挹注集團營收,將迎來近年以來的入帳高峰。
國內都更三大案文林苑、正義國宅、永春案,都已經完工或者正在興建當中,其中從整合到興建完工歷經20年的永春案,終於有超過50筆實價揭露,每坪成交單價多落在109~138萬之間。專家指出,該案幾經波折後終於落成,該案都更的20年間,也見證了台北的房地產大多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