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炒房、升息等多重利空下,房市吹起冷風,加上《平均地權條例》子法於25日預告,對房市無疑是雪上加霜,預售市場近七個月交易量也呈現腰斬,不過全台15大行政區房價卻逆勢上漲再創新高。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開「高房價民怨下政府加速興建社會住宅進度及平均地權條例後其抑制房價之住宅政策相關配套措施」。邀集內政部、國家住都中心、營建署、財政部、金管會及中央銀行等單位進行專題報告;內政部報告5項「社會住宅推動情形」、「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及推動「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草案」、「積極發展專業租屋服務產業」; 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配套措施」說明。
2022年房市在政府打炒房、升息等利空籠罩之下,不僅投資客縮手,自住客也轉向觀望。六都加新竹,有多個行政區出現交易量腰斬的情況,其中又以新竹縣新埔鎮交易量下跌逾7成最多,但反觀房價,超過半數的行政區,漲幅仍超過1成,高雄市橋頭區甚至增加逾4成,出現奇特的「價量背離」市況。
受到升息、股市大跌資金退潮等因素衝擊,台北市不動產仲介經紀業公會指出,2022年台灣房市出現了高點反轉的現象,推估全年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會回落到32萬棟關卡,創下近6年來首度負成長的紀錄。理事長郭子立表示,今年房市可說是「虎頭蛇尾」,而明年又是大選年,多空變數更多,明年房市很可能出現「量縮價緩跌」的格局。
房市買氣放緩,在升息、疫情及打炒房政策攪局下,現在又適逢地緣政治震盪,市場雜訊多,即將到來的928檔期也將有龐大案量進場,不少推案熱區開始浮現賣壓警報,統計主要縣市行政區的建案待售戶數,發現超過半數集中在新北及桃園,其中淡水待售量更直逼7千戶。
房價高漲下,加上國內高齡化、少子化的現象讓家戶結構出現轉變,在住宅面積的需求也似乎有所改變,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台北市今年25坪以下的小宅交易占比,自2018年起已連續五年超過5成,每2間房屋交易就有1間是小宅,顯見北市住宅「小宅化」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