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7月修法上路,內政部在雙十連假前夕無預警發動中央地方預售屋聯合稽查,一共突襲56個預售屋建案銷售案場,發現24個建案違規,約占全部建案4成。
今年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正式上路,不僅限制預售屋換約轉手,私法人購置住宅也採許可制,因此迎來一波趕上車潮,據台北市地政雲實價資料就揭露,北市某一豪宅新案,不僅單價站上200萬,更一口氣賣出9戶達21億,而業者更回應,此案並未公開銷售,為熟客間口碑介紹,後續將視選後市場氛圍再決定推案時程。
平均地權條例在今年7月1日正式上路,預售屋禁止換約轉售,而當中也規範預售案若要解約也需在30日內辦理申報,觀察最新實價揭露,竟已罕見出現零星解約揭露案件,專家認為,此舉也代表預售揭露制度日漸完善。
今年7月1日開始執行《平均地權條例》新制,經過近兩個半月的時間,依然還有許多相關業者對於申報手續操作與新制中限制內容較為不熟悉。佳里地政事務所發現,除了建設公司外,亦有代書相關業者對於申報仍存有疑問。
受到《平均地權條例》新制7月1日施行,有限制契約轉讓規定,導致購屋族趕在施行前轉換,新北市第二季總交易量及成交金額分別增加127.5%、增加124.8%。其中三重區申報件數1,684件、成交總金額307.5億元,皆為全市之冠,且已連續三季奪冠。
平均地權條例新制於今年7月施行,不只投資客退縮、影響買氣,同時也讓銷售業者更趨警慎,新制內容包括重罰炒作行為、預售屋與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建立檢舉獎金制度、預售屋解約申報登錄及管制私法人購屋等措施,都有嚴格規範,業者深怕一不小心違規就吃上罰單。然而,早在7月新制施行前,各地政府已經配合中央政策全面納管預售屋,進行多方稽查,為抑制房地產市場炒作、哄價行為,因此開出不少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