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國泰房產指數昨(31)日公布,與上一季相較價穩量增,而相較去年同季為價漲量穩,顯示房市已回到穩健格局。而中南部地區之價量,罕見的超過2014 年上波高點,呈現南熱北穩態勢,但下半年隨國際利率下降可能性增高,危老改建政策積極推動,總統選舉提前開打,對下半年房市將有多空干擾。
國人購屋的平均屋齡有兩極化的現象,根據最新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1季近萬人成為新房貸一族,但有趣的是,第二多居然是屋齡36年以上的老宅,逾5500件,貸款成數也有7成之多,房地產業者認為,主要市中心新屋價格不夠親民、預算不夠,另外也反映出台灣住宅老化問題。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今(4)日公布,已連續4個月亮出黃藍燈,預售屋推案量已趨緩,新成屋則增5百餘戶,北台灣整體看屋來人組數與成交組數連袂下滑,業者表示,儘管如此,建案開高價挑戰市場接受度的越來越多,甚至有中和危老案,開出百萬單價。
北市老屋多,都更商機誘人,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大台北都更案推案量已達592億元,如包含今年還未推個案,可達千億,連續3年飛越千億大關,其中不少平均整合超過20年指標案釋出,專家表示,都更雖然整合曠日費時,業者雖然嘴巴上喊難整合,但仍狠不下心放棄北市都更這塊大餅。
根據實價資料統計,已揭露的億元名宅交易案,2018年北市共有230件,億元名宅的實價量案創下近6年以來最佳紀錄,最熱門的區域仍是中山區,其次則是大安區與士林區,業者表示,億元名宅交易量回溫應該與近年整體景氣復甦,與海外資金持續回流有關。
商用市場持續受到企業青睞,根據商仲統計,今年前5月純辦交易總金額來到135.6億元,為近5年新高,顯示純辦市場依舊受到大型企業的喜愛。專家指出,受到商辦租金調漲趨勢不可逆,市區精華地段業主由租轉買、都更期間轉換標的之需求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