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以自住、長期置產等剛性需求為交易主力的房市結構,讓市場供需與房價漲跌回歸基本面,今年以來,隨著大量抗通膨買盤湧入房市,「強者恆強」的態勢更加明顯,而擁有完善生活機能與發展題材的區域,過去的天花板價,或許會是未來的地板價。
淡水長年來苦於交通壅塞問題,且距離台北市車程約 1 小時,房市始終無法像新北其他區域受到注意,但長期處於2~3字頭的房價,卻也是淡水乃至對岸八里一帶房市發展的最大誘因。隨著區域最重要的聯外交通建設淡江大橋即將於明年完工,淡北快速道路也已正式動工,淡水房市最近正掀起一波通車前的卡位潮,業者樂觀預期,淡水房價即將迎來主升段,未來漲幅勢必「相當可觀」。
買房抗通膨效應持續發威,在不買會更貴的預期心理下,近期幾乎陷入瘋狂的房市爆買潮,正陸續掀翻各地房價天花板。以新北第一環的永和與新店為例,因目前已有新案成交價分別站上9字頭與8字頭,都被看好有機會成功挑戰三位數房價,成為繼板橋之後下一個百萬單價的「超級蛋黃區」。
新美齊算是近年房地產業新崛起的後起之秀,不僅擁有強大產品規畫,並融入美學設計要求,搭配高滿意度的售後服務,以及公司每次視危機為轉機,並把握住契機,是品牌快速成長的關鍵。
全台平均屋齡已超過32年,屋齡50年以上老屋更高達111萬戶,尤其花蓮強震後也喚起都更危老重建的關注,不少建商都提到地主意願確實提高許多,專攻都更危老的富品建設,6年來就完成15案,總銷達470億,不過分回案量僅約100億,董事長曾富瑋提到,就是讓利給地主,並主打都更條件透明且以「委建」為主。
投資房地產是很多人的最愛,特別是在台灣人的觀念裡,根深蒂固的存在著「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不過在諸多房地產產品當中,店面投資更是特定資產族群的最愛,近期鶯歌店面產品受到關注,其中聚焦在「尖山新商圈」,預期未來發展潛力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