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台灣接案量前十大代銷,據市調統計,依住宅產品接案量統計,不含商辦、廠辦建案,依序為海悅、新聯陽、甲山林、信義、甲桂林、新高創、新理想、慕樺、漢華、圓石灘。前十大代銷接案量介於189.3億元至1092.5億元,總接案量來到5126.6億元,相比2022年的5951.1億元,下修13.9%。
甲山林集團及愛山林建設昨晚盛大舉辦集團旺年會,去年業績大豐收,銷售額破千億元,董事長祝文宇表示,2023年是全年銷售金額創下新高的一年,期許今年業績再突破,除了代銷案滿手外,自建案也多案齊發,「2024年房地產還是向榮!『供需』仍是最重要的法則」,看好今年房市發展。
六都地政局今(1)日陸續公佈1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24,999棟,是自2022年3月來單月最高,創22個月來新高,不僅月增5.3%,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增加98.2%,其中新北市、高雄市與台中市,年增都翻倍成長,專家並指出,上半年房市交易量能,可望有再放大的空間。
行政院 31 日核定基隆捷運與中捷綠線延伸案,總經費分別為 696.89 億元、355.91 億元,完善大眾運輸整體路網,方便民眾通勤,未來將由交通部主導中央與地方政府出資比例,期望在最短時間內完工通車。
2024年房市交易量一開春就開出紅盤,市場買氣暢旺,台股也站上萬八,專家預期,這樣熱絡的市場氣氛有望延續至農曆年後,交易量能還有成長的空間,值得期待。
「高房價相對的代價就是小宅化」,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去年建物買賣移轉的平均面積首度跌破30坪,平均約29.7坪,顯示在高房價的趨勢之下,民眾只能以有限預算換取購屋空間,與10年前相比,平均購屋面積一口氣就少了5坪,此外,除了高房價外,中南部地區居住型態也從透天轉為大樓,坪數減少最為顯著,尤其南二都10年來已減少8坪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