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為房市傳統淡季,不過今年似乎淡季不淡,8月房市買氣不僅有兩位數的同期年增幅,同時也與6、7月交易量相當,據各大房仲公布8月內部門市交易量,全面呈現年月雙增,永慶房產集團全台交易量月增3%、年增34%,住商機構月增3.5%、年增25.4%,台灣房屋七都交易量則為月增7.8%、年增35.9%。
「近20年內新竹最大的開發案,未來也很難有再這麼大的基地」,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暨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今(30)日在簽約儀式上掛保證,鄰近竹科精華地的公辦都更大案,整合面積高達4.5公頃,將會是新竹典範,豐邑機構得標區域就有3.5公頃,更當場宣布將投資超過180億元,加碼回饋地方的支持,將有大公園綠地與新竹人分享,此案預計2030年完工。
「新竹建功高中南側地區.權利變換區」公辦都更案今(30)日舉行簽約典禮。內政部政務次長兼國家住都中心代理董事長花敬群表示,這是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在新竹市推動的公辦都更首案,更是跨出雙北地區的第1案,這代表著由國家住都中心推動的公辦都更案已有累積成效,整體推動量能擴展到其他縣市,同時也寫下「公辦都更」的新里程碑。
人口老化,全台住宅也呈現高齡化,今年第二季全台平均屋齡已達33年,總計就有912.1萬宅,僅有11.4%的住宅屋齡低於10年,全台各區中,屋齡最年輕的城鎮就屬新北市林口區,平均屋齡18年,比全國平均屋齡還要少15年之多,並且10年內住宅占比就達3成,整體來看,有重劃區進駐的區域,也會拉低整體屋齡。
買屋時需要繳交的契稅,今年第一季購屋人平均一件要繳納稅金4.2萬元,其中全台最貴的是新竹縣的5.2萬元,高雄市5萬元,新北市也是接近5萬元,而房價最高的台北市反而契稅較低,平均4.6萬元,通常契稅較高的區域,也是房屋稅較重的區段。
近年個人理財盛行「被動收入」的觀念,同樣的在企業間也開始貫徹這樣的觀念,企業除深耕本業營收獲利外,也將投資目光放在具創造被動收入的不動產資產上,這樣的觀念,稱之為「投資收益型不動產」;收益型不動產不但可帶來穩定租金收益的現金流,中長期來看也具有房地產保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