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實價揭露,今年北市萬華區唯二的億級房地交易現身,由具有開發商背景的「陳同實業」整合成功,將萬華區內江街4棟老建物,包括透天和公寓分兩筆交易,以總金額約4.6億元,合併土地共123.73坪,換算土地單價約370萬元完成交易,此案已交由銀行信託,專家推估應是建商整合老舊建築,朝都更或危老的老屋重建程序邁進。
臺北市政府財政局1日公告「臺北市內湖區潭美段五小段21地號等4筆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及「臺北市內湖區潭美段五小段35、35-1地號市有土地設定地上權案」2宗招商案,將以60年地上權的方式引進投資人開發。
近年不少地上權招售(租)案釋出,受到不少企業青睞,然而地上權產品,尤其是「地上權住宅」過去由於無產權,以及估價較無市場基準、貸款成數低等原因,一度曾被視作票房毒藥,但近年市區精華地房價持續高漲,就目前房市「高房價」、「人口結構單趨單純化」來看,房價只要所有權案的六至七折,對銀髮族、年輕人來說,可以保留更多現金在身邊運用,就是地上權住宅的最大誘因。
「臺北市西區門戶計畫臺北車站特定區 C1 / D1 土地開發案」(台北雙星C1、D1)開發案今(11)日進行新建工程啟動記者會,未來預計興建55層樓高的C1大樓與74層的D1超高樓雙塔商業大樓,推估樓地板面積可達17萬坪,預計2027年完工,全案投資金額高達606億元,未來將成為西區門戶指標性建築。今天台北市長柯文哲親自出席,投資方因台北雙星董事長許崑泰確診無法出席,改由副董事長蔡明賢代表出席與發言。
低度使用住宅一向被視為空屋率調查指標之一,內政部9日發布今年上半年低度使用(用電)住宅共85萬8850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52%,較上一期增加8.2萬宅,為近3年相對高點;新建餘屋住宅部分,111年第2季為7萬7,454宅,較上季增加2,527宅(+3.37%)。
國門10月份正式對外開啟,引發觀光、旅宿業商機熱潮,原本不少大型飯店業者已在疫情期間選擇休館進行改裝,但也有不少業者撐過疫情喜迎旅客。根據最新實價揭露,兩筆「億級」商用不動產,已悄悄轉手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