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地政處發布「第3季新竹市房地產住宅市場分析」指出,新竹市第3季房市交易量年增6.5%,優於雙北以外四都,價格止跌緩升、新案產品坪數放大,顯示建商對景氣趨樂觀。
新竹房市因為其特殊的高所得、均質化買盤結構,在北台灣預售市場,新竹以三房產品為主力規劃,與北、北、桃以二房產品高比重不同;據住展雜誌調查,今年北北預售市場二房約推出2,100戶,但三房約1,200戶,維持約近2:1的比重,不過新竹預售三房則有近六成的高比重。
自2014年房市反轉,全台從北到南吹起小宅風潮,連新竹也不意外,但今年(2018)第三季開始出現變數,新竹地區成交價、量翻紅,成長5%以上,有回溫持穩跡象,建商信心滿滿、把兩項數據視為房市大補丸,不只調漲新案價格,甚至放大坪數,改推3~4房中大坪數產品。
今(2018)下半年以來,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海外台商閒置資金紛紛回流,收購工業區土地、辦公室、握有租金收益的商用不動產,以及可保值和收藏價值高的豪宅。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核發建照數量統計,2014~2017年超過21層樓的建築,平均每年就有230棟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高樓層建築數量快速增加,而高度120公尺以上且40樓以上的超高樓層,台中市的數量居全台之冠,一方面反應建築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則看出購屋人對於景觀的嚮往與開發商人定勝天的意志。
機場捷運通車加上環狀線第一階段最快年底完工,在整體房市回溫帶動自用與置產需求買氣下,副都心房市已逐漸從谷底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