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政部110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揭露全台各鄉鎮市區平均收入,前十名都在雙北及新竹縣市,而新竹縣竹北市以平均年所得174.6萬居冠,近一年房市交易量也達1532件,同樣為前十名中交易量最大區域,平均交易總價則為2099萬元。
《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禁止預售屋、新建成屋換約轉售,以自住、長期置產等剛性需求為交易主力的房市結構,讓市場供需與房價漲跌回歸基本面,今年以來,隨著大量抗通膨買盤湧入房市,「強者恆強」的態勢更加明顯,而擁有完善生活機能與發展題材的區域,過去的天花板價,或許會是未來的地板價。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時代,許多年輕的首購族及置產者都在尋找價格合理且生活機能完善的居住地。在台北市一千萬台幣的預算,可能買不起一間套房,而在新北市林口區只能買得起20坪以下的微型2房,但若考慮到未來家庭結構的需求,選擇「桃園草漯新市鎮」因房價親民,可選擇宜居3房,其豐富的生活機能和即將完善的交通設施,吸引了大量的雙北購屋族。
財政部國產署公告 4 宗國有地標的,新北市、花蓮縣、台中市、高雄市各 1 宗,合計土地面積 2.41 公頃、權利金底價共 3 億 1,323 萬餘元,公告期間 3 個月,預計 6 月辦理招商說明會,且限具長照專業的財團法人投標。
新青安穩住買氣,加上低首付助攻,據市調統計,今年北台灣520檔期新成屋、預售屋預估推案量突破2千億,來到約2134.6億元,為2021年以來高點,建商完全擺脫連續升息、各項房市調控陰霾,較去年實際推案量增加約313.9億元,年增幅約17.2%。
據市調統計,北台灣今年第一季住宅案新成屋、預售屋總推案量約2614.8億元,年增298.3億元,年增幅12.9%,建商尤其在農曆年後開始大舉進場,第一季建商也在全台狂補庫存,商用不動產與土地購買,建商占比就超過五成,為主要買盤,專家直言,地震後新屋優勢更為顯著,預期第二季有更戲劇性的增溫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