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建商太設(2506)去年儘管無新案完工入帳,業外投資包含太平洋房屋、豐洋興業仍維持獲利,加上資產處分,獲利仍大進補,太設總經理陳清暉表示,現階段主要的任務,就是將現有土地像是楊梅的萬坪土地先把它開發好,把部分資金導入擁有大片土地的翡翠灣,努力先把這兩塊做好完成,追求穩健向上的經營。
櫻花建(2539)今日召開股東會,2022年每股盈餘2.05元,會中決議配發股票股利1.6元、現金股利0.2元。櫻花建同時進行董事改選,最終由任職寶佳機構體系共26年、現任總經理陳世英接任董事長。
「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自2019年實施以來,截至今年5月份達新台幣1.6兆元,而其中桃園地區作為台灣主要產業聚落,工業土地與廠房自用需求持續走揚,仲量聯行近期受業主獨家委託代理桃園楊梅工業廠房銷售,基地超過7千坪,為少見的大型工業土地釋出。
曾是全球最大彩色映管廠的「華映」去(2022)年8月獲法院裁定宣告破產,據台灣金服公告,華映龍潭廠區將於10日法拍,第一次拍賣底價新台幣162億3,584億元。保證金則為32億4717萬元,不論是從商仲立場或是當地房仲分析,大多認為流拍的機率相當大。
全球獨立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布2023年亞太區物流倉儲報告,分析未來亞太地區物流倉儲市場的需求和供給。亞太地區的物流不動產持續供不應求,而標的建物的老化及節節高升的地價,更加劇供需失衡,進一步推升現有標的租金。在後疫情時代,倉儲物流的需求預期會回歸正常化,但供給量仍遠落後需求,口袋深的企業傾向開發商預定或自行購地興建,量身打造合適的物流倉儲空間。
房市呈現交易量急縮但價格建商仍有所堅持,在買賣雙方價格仍有認知落差下,新建案市場買氣低迷,千億案量仍陸續進場,使預售屋待售戶數大增,市調最新統計指出,北台灣目前預售屋可售戶數就多達4.7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