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向蝸居化嗎?先前內政部資料顯示,去年住宅核發使照數量是近13年以來新高,但住宅平均面積卻減少,7年內新完工的住宅面積平均減少約12坪。除了建商為了搶攻預算相對有限的購屋族,坪數規劃越做越小,為了擠進蛋黃區,購屋族的買房選擇坪數也越買越小。
1月六都房市交易量略減,但預約年後看房的買家,仍較去年大增3成6,預備年後進行實體看屋,就連外國人在台買房的交易量也有增加,整體房市呈現淡季不淡。
民眾受疫情影響不只生活習慣、透天的產品因為產權獨立自成一戶,透天別墅、等也成近年熱門交易產品,房仲業者指出,各地透天的產品面寬、道路條件、面相皆因地理位置不相同而異,購屋前須考量三重點,才不會辛辛苦苦花了千萬元購屋,買到不符合自身住屋需求而後悔莫及。
內政部近日公布第2季全國及6都住宅價格指數,較上季上升1.64%,其中桃園市房價上漲為六都最多,交易集中於桃園區藝文特區、高鐵青埔特區及中壢火車站附近地區,專家分析,目前台灣在低利率、QE通膨預期、資金回流投資、營建成本大漲等房市利多加持下,房價上漲態勢相當明顯。
房市持續回穩,民俗月淡季不淡,根據線上看屋網站統計8月站上訪客數與預約看屋數,相較去年同期更是分別大漲24.5%、43.6%,細查各縣市漲幅,以台南市帶動的成長最多,業者表示,且觀察近2年民俗月表現,發現民俗月對房市影響愈來愈小,房市不再度小月,買方找屋、看屋需求一樣火熱。
新版實價登錄2.0今年7月1日上路,門牌不再遮掩,全部揭露,根據好時價統計實價資料,發現台南1.27萬個門牌出現2筆以上交易紀錄,平均每次出售價格拉高2成。交易紀錄最多的房子,9年內交易6次,其中最短僅持有3個月就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