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黃文辰,今(29日)日呼籲政府,《平均地權條例》要過,應該要有排他條款,像是預售屋如果降價賣或是平轉,難道不行嗎?應該保有民眾財產自主權。另外,政府應該要多釋出社宅,房地合一稅收多達7、8百億元,就應該要趕快多蓋社宅,讓年輕人有房,不然台灣會「東京化」,大家只能住小宅,買氣也會觀望。
台經院 11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指出,11月測驗點已經連續4月下滑,創下 2020 年05月以來的新低點,但營造業未來 3 年在明年公共工程預算6000億的挹注下,年增率可達 32% ,可創下新高點,營造業者受到建築工程和機電整合工程業者的進度有所延宕,且民眾修繕房屋屋求下降,看壞未來市場景氣。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劉佩真表示,由於國內公共工程陸續動工,以及部份 2022 年建案遞延至 2023 年完,將使營造業在建工程處於高水位,未來半年景氣可以稍微鬆口氣。
房仲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今(23日)日表示,高房價、高物價、加上利率升高,以及打房政策下,明年房市不會太好,如用一字來形容就是「守」,呼籲民眾要保守以待,有房者也要守成,不要恐慌亂拋售,預期明年房市是「價平量縮」,各區房仲公會理事長,也解析明年區域房市。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公布2022年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交易情形,受到烏俄戰爭、美中科技戰、全球通膨及升息等利空因素影響,商用市場買氣趨向保守,主要以工業地產、商辦撐起全年交易,累計交易額為1,600億;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局勢尚不明朗,市場觀望氣氛已提前展現在今年第四季交易,評估自用需求穩健,商用市場價、量有所修正,但幅度應不劇烈。
鄉林集團(5531)董事長、全國商總主席賴正鎰今(22日)日指出,今年全台推案量總銷將突破2兆元,高於去年的1.82兆元,他認為這是營建成本造成房價高漲暴衝的假象,只是「虛胖」,儘管房貸利率逐步調升,但房價短期不會跌,預估明年房市將是「量縮價穩」,總銷則會年減2成。
延宕多時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今(21)日經內政委員會審查後完成通過,除行政院版外,另有台灣民眾黨團、時代力量黨團及朝野立委等,共9版本草案。主要針對內政部祭招「打炒房政策」內容進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