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效應發威,包括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等 10 縣市的囤房大戶今(2023)年收到稅單將會「非常有感」,據統計,這 10 縣市針對非自住家用房屋採差別稅率 (囤房稅),合計開徵件數共 47 萬 2472 件、開徵稅額合計約 66.4 億元;其中,有7縣市去年開徵囤房稅,據財政部統計,合計共約25.27萬戶受影響,稅額將增加12.59億元。
隨著國家住都中心在新竹的「新湖好室」決標,同時就代表「安居好室」已環台成功,完成全台20縣市(含澎湖縣)興辦社宅的目標。昨(21)日立法院平均地權條例修法時,立委王美惠問及社宅興建數量時,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喊話,表示社宅「小英說要蓋多少,現在蓋不到一半!」,有的才剛動土,「要催啦」,讓花敬群連忙回應「超過了一半了」。
想要千萬購入透天,全台僅剩澎湖縣、雲林縣、屏東縣、台東縣及花蓮縣5個縣市了,過去透天為主力的縣市總價漲勢凶猛,獨棟優勢在疫情下也推升價格,據實價登錄,今年第三季平均總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台就有6個縣市總價漲幅超過2成,其中台北市不但是總價最高、也是漲幅最多的縣市,平均總價從逼近4千萬來到破5千萬元,年增幅高達31.6%。
內政部公布第二季住宅指數為123.97,較上季上升2.44%,也較去年同期大漲10.27%;房貨負擔率為39.62%,較上季上升1.27%,較去年同季上升3.35%;顯見國內在央行持續升息及健全房市措施下,房價持續穩住。
座落在台中市北區的國泰「御博苑」大樓,約1年多前受到社區住戶墜樓影響,一度蒙上「凶宅」陰影;時至今日,全台房市狂飆,御博苑也一掃爭議,最新一筆交易不僅衝出社區高價,也創下北區住宅產品近6年來新高,前屋主更賺進570萬價差;而根據謄本資料顯示,出手闊綽的買家疑為澎湖醫院的鐘姓醫師!
內政部31日發佈110年第4季全國及6都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房貸負擔率為37.83%,較上季上升0.93%,較109年同季上升1.02%,變動幅度穩定,房價負擔能力維持「略低」等級;另本季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46倍,較上季上升0.22,較109年同季上升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