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客一直是租屋市場最弱勢的一群,租賃房屋如果想調降租金,可以隨時向房東提出要求嗎?房地產專家表示,是否仍在租約期間才是關鍵,租約期間內,得看房東是否同意調降,但若租約已過而仍在租,那麼即使房東不願調降,也可以請法院進行裁定。
買預售屋除了看不到實品風險大外,還可能出現一屋二賣、拖延完工日等狀況,甚至有業者未有契約即開賣,後續引發爭議不斷,台北市地政局日前納管預售建案契約,契約違規率高百分百,今(18)日公布2拒檢建商,並呼籲建商不要心存僥倖,針對有規避行為的惡劣建商,更強調「將揭露業者並重罰」。
市面上新案小宅型產品似乎已趨於飽和,建商推案類型也逐漸改變,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今年截至第3季為止,大台北預售屋建案房型,2房以下小宅仍為大宗,但比重明顯下降,取而代之的是3房型上升6個百分點,業者分析,雖然各房型所占比率漲跌互見,但可以觀察到「房增坪縮」的現象越趨明顯。
根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今年7月房貸新增人數2.66萬人和平均房貸704萬元,同時破43個月來新高,顯示房市熱度回溫,民眾買房意願增加。
近年建商推案總以小宅產品大行其道,但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台北市25坪以上正常2房建案總價,大多數總價落在2千多萬,單價約8字頭,總價1,500萬以內僅有7個,均分布在北市蛋白區,而千萬以內總價帶則掛零,專家直言,光自備款至少要400萬以上,如此高昂的購屋負擔,首購族只能「靠爸靠媽」了。
大台北房價高高掛,首購族只能「先求有,再求好」,使得低總價小宅大行其道。然而,這類作為「過渡性住宅」的產品其實並不實用,往往沒住幾年又要再換屋,陷入不斷看屋、搬家的恐怖輪迴,屆時又是一筆開銷,而業者也發現,近來有愈來愈多首購族前進低單價的郊區買房,選擇直接入手3房產品「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