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台灣270家上市櫃公司,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今(21)日公布企業對於新政府的施政期待,理事長黃偉祥指出,有7成企業盼能恢復兩岸交流、鞏固台海和平,最關心與擔憂的三大議題,莫過於經濟議題與地緣政治的影響,再者則是能源永續、碳費議題。
打炒房政策未鬆綁,不少建商轉戰商廠辦市場,最新統計指出,2023年全國「工業倉儲類」及「辦公服務類」建照核發面積達354萬坪,為史上第三高,使照核發則首度突破300萬坪、達311萬坪,創統計以來新高,建商即預料,市場將呈現M型化時代,北市頂辦仍能衝出「爆量供給」魔咒。
2023年北台灣接案量前十大代銷,據市調統計,依住宅產品接案量統計,不含商辦、廠辦建案,依序為海悅、新聯陽、甲山林、信義、甲桂林、新高創、新理想、慕樺、漢華、圓石灘。前十大代銷接案量介於189.3億元至1092.5億元,總接案量來到5126.6億元,相比2022年的5951.1億元,下修13.9%。
「最近來客量突然大增,客人都跑出來了」,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今(1)日透露,全台案場的來客數與成交量皆大幅提升,推測除了選前觀望的人以外,主要是因為碳費的問題,讓大家預期房價還會上升,所以都出來看房子,預計今年房市會是「價穩量平」。
「內湖地王」達永開發機構創辦人、耀達建設董事長莊文欽,在內科至今已打造近30座商辦大樓,今(21)日系列作「金矽谷NO.25 環球旗艦總部」舉行上梁典禮,總銷估計已達112億元,由於此座商辦也同於台塑內湖新總部的新明路上,他透露,看好此路段有台塑5千人進駐加上此商辦能帶進約2千人,整體生活機能會更加完善,將積極布局此區,除了商辦外之後也將推住宅新案,他認為,目前內湖商辦落在8字頭,未來也可望上看3位數。
國產建材(2504)集團董事長徐蘭英今(19)日表示,過去兩年雖政府打房不斷,建商推案速度趨緩,移轉棟數也變慢,但她認為需求仍在,今年北部都更力道強,加上中南部有高科技廠房大擴廠,對今年景氣持審慎樂觀看法,看好房建市場,估全年混凝土出貨量將比去年成長5%,營收有望再增加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