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引起置產熱潮,富豪下手更不手軟,實價揭露,大直豪宅「西華富邦」原住戶加碼,以6.6億元無貸款一次打包兩間高樓層戶別,單價約220~221萬元,端看今年Q1單價兩百萬交易共五筆,並全以現金方式買進,相當豪氣。
為杜絕炒房、實現居住爭議,內政部去年修「平均地權條例」,其中企業買以「宿舍」名義購買住宅,得經由內政部「需經許可」。但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揭露修法上路後,仍有企業順利購買台北市的豪宅,內政部長林右昌說,這是鑽漏洞、不應該發生,10 天內提檢討報告。
近年房市熱,許多人認為不動產業應該大賺,吸引不少人跳槽轉職,全台房仲8675家、6.8萬人皆創下新高!不過,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近五年資料顯示,2023年台灣不動產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薪資總額為5萬5337元,比2022年減少1505元、年減3%,且為連兩年衰退,創近三年新低。
平均地權條例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進而引導資金流向商辦、土地等,據實價登錄揭露,位於14期松竹路、豐樂路一塊三面臨路角地,今年2月以總價5億元交易,據謄本資料顯示,買方為運輸業背景的傳產業者、並以全現金交易!
位於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的「友仁醫院」,設有家醫復健、斷指再接、內外骨科、雷射整形等門診,與林新醫院為南屯區「唯二」的綜合醫療院所。今年2月期間,該醫院房地以總價1億元換手,經查,買家為全台百大名醫、小兒心臟科權威陳豐霖。
立法院會 2023 年 1 月三讀通過修正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祭出 包括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 5000 萬元,增訂檢舉(吹哨者)獎金制度、私法人購買住宅改為許可制,且 5 年內不得移轉、預售屋解約要申報登錄等 5 大重拳遏止炒房。